包装盒上的乡土人情
——高桥名点包装设计项目化活动
潼港小学 李翠凤
一、项目简述
随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和国外饮食文化进入国内并大肆流行,中式糕点的生存空间受到极大的挤压,其文化性和传承性逐渐丧失。如今,问年轻人有什么知名的中式糕点和品牌?结果是鲜有人知。归根到底,这是传统文化在流逝。从星巴克等国外知名餐饮连锁品牌的成功不难看出,打造品牌形象和品牌文化将是中式传统糕点复兴的必经之路。因此,基于英语核心素养,引导小学生设计高桥名点的中英文版包装将有助于提高中式糕点在区域甚至国内外更高的知名度。项目中,学生通过收集国内外知名糕点的包装图片,对其内涵、特点进行分析、讨论、归整,以此为标杆来设计高桥名点的包装款式、材质、设计意图、地域元素等。在探究过程中,学生资料收集、分析比较、团结合作的能力得以大幅度提升,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英语表达的探索精神,以及热爱乡土文化的情怀。
二、项目设计
(一)项目目标
1.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查找资源、整理、整合资源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通过团队合作,提升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本项目,激发学生热爱乡土文化的情怀。
4.通过本项目,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二)框架问题
1.本质问题:作为高桥人,如何发扬当地文化?
2.单元问题
(1)高桥本地知名糕点的外包装有哪些优缺点?
(2)成功的包装盒,有哪些共同点?
(3)如何吸引更多人品尝高桥本地糕点?
3.内容问题
(1)高桥本地知名糕点有哪些?它们的包装形式有哪些?
(2)食品包装盒(袋)有哪些形式?优缺点是什么?
(3)中英文广告设计要注意哪些?
4.驱动性问题
高桥本地糕点企业想请同学们重新设计一款能够表现糕点特点,有地域风格的包装盒,你是否想试一试呢?
(三)预期成果
1.形成一篇高桥知名糕点包装盒分析报告。
2.重新设计知名糕点的包装盒,其具有中英文广告词和彰显糕点特色、地域文化的元素。
三、项目实施
入项
高桥本地人说高桥薄脆是当地一绝,于是我买了一些分享给住在川沙的家人、朋友。
友:谢谢你给我带的小饼干,这个小饼干虽然看着不起眼,但是香脆可口。
我:那当然,这可是高桥一绝呢!
友:我作为一个资深吃货都不知道,你确定这是一绝?
朋友的话让我陷入了沉思,她知道很多本土新兴餐饮品牌,也知道国外知名餐饮公司的糕点,可是居然不知道历史悠久的高桥薄脆。究竟是朋友不够“资深”,还是高桥传统糕点没有得到很好的宣传?于是在探究课上,我向学生提出了一些问题。
师:你们知道的高桥点心有哪些?
学生A:老师,我知道蝴蝶酥!
师:蝴蝶酥是很不错的点心,但是反应高桥当地特色的点心知道吗?
学生C:我知道,老师,有高桥松饼。
班级里一半学生闻所未闻。
学生们:高桥松饼是什么?
师:是的,高桥松饼是高桥最有名的,它已经被列为了高桥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了,那么除此之外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吗?
全班鸦雀无声。
师:那你们多少人吃过高桥松饼?举手给我看看。
五位学生举手。
师:那有同学知道高桥薄脆吗,或者高桥一捏酥?
更少学生知道了。
由此可以看出,高桥知名糕点于很多当地学生来说,是非常陌生的,传统乡土文化传承问题由此可见一斑。因此,孩子们想为高桥文化做点事情,想为高桥名点做点宣传。孩子们说,除了食品制作本身,我们还可以从其包装入手,设计一些中英文版的包装盒。这样,不仅让更多的本地人、上海人知道高桥名点,甚至可以推广到国外。由此,本项目的探索意义就产生了。
活动1:搜集包装盒、争做点评家
王子仪同学分析了高桥薄脆的纸盒包装,他认为该包装的颜色非常醒目且绿色环保。其次,包装上印有高桥知名糕点的品牌标识、产品名称、薄脆的图片、成分表和使用说明等重要信息。这有助于顾客了解产品的来源、成分和食用方法。有效的信息传达可以建立品牌形象,增加顾客的信任感。
顾钰婷同学分析了高桥薄脆的袋子包装,她认为透明袋子包装能够最直观地展现出高桥薄脆原貌,容易激起客人的购买欲,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其简陋的包装一旦开封后不易保存,为了减少浪费建议缩小袋子规格。更重要的是,该改包装比较简陋,且其包装名称上只有中文产品简介却没有英文简介,外国人不易了解其产品,建议上面增加更多英文元素,如在后期活动中,讨论添加英文产品名称、产品广告或描述等。
高桥薄脆
李铮同学分析的是高桥松饼的包装盒。他认为松饼盒上的二维码设计的非常好,这样通过电子设备宣传,效率更高,便捷性更强,可以运用在他们的包装设计中。另外,抽屉式的包装也更便于大众拿取,也建议保留。但是,包装盒上扎的带子过于陈旧,可以设计点高桥元素上去,如印高桥老街作为背景,将带子换得更素雅一点。另外,包装的种类也比较单一,只有纸盒、塑料袋、罐子。建议结合创新包装盒:独立包装袋、抽拉式等。主题设计也可以多样化,如:礼盒款,主题限定款等。当代人运用手机发朋友圈等,这样一来宣传效果会更好。
高桥松饼
学生们通过热烈的讨论,分析出了现有高桥名点包装的优缺点,但是,目前现有的高桥名点包装较少,无法系统归纳,也无法科学的总结他们要做的包装盒,因此需要进一步借鉴其他成功包装盒的设计来进一步完善。
活动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成功的餐饮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往往有着独特和吸引人的食品包装盒设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去借鉴这些公司的包装盒设计,并通过比较、分析和总结,科学地探讨其优缺点。因此学生分析了稻香村和杏花楼这两家成功餐饮公司的糕点包装盒,以帮助学生们总结归纳好的包装设计。
同学们收集了稻香村的包装,他们认为稻香村富有简洁而有特色的设计,突出了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元素,包装盒上的标志性图案和字体使其易于辨识和记忆,更重要的是使用高品质的材料制作,给人以高端品质的感觉,美中不足的是英文解释较少,比较难以让外国人马上熟知。
同学们还收集了杏花楼的包装,其包装盒设计非常精美,注重细节和质感,给人以高雅和精致的感觉。包装盒上的图案和色彩搭配相得益彰,能够很好地传达产品的特点。另外,杏花楼上的中国元素非常丰富,提到牡丹,人们就会想到中国,杏花楼就很巧妙的将此花印在包装盒上,给人一种高贵感。同学们还说,一轮圆月印在包装盒上也非常讨巧,他们也可以以此借鉴制作一些节日限定款。
通过比较稻香村和杏花楼这两家餐饮公司的食品包装盒,学生们看到它们都有着独特的优点和缺点。学生得出结论:一个成功的糕点包装盒应该具备吸引人的外观设计,清晰的品牌标识,方便的开启和关闭方式,个性化定制选项,容易携带和存储的特点以及适当的中英文产品描述。
活动3:我是小小设计师
名点包装任我行
课后,学生通过现有的知识储备、互联网资料查找、翻译软件、原有进口食品包装文字介绍的借鉴,找到了许多核心元素的中英文相关表达。课上,各小组分享查找到的资料,经过整理汇总,完成任务单第一项内容(收集食品包装盒必备元素相关英文表达),大家的包装设计的进程又进了一大步!
此外,学生在活动1和活动2中总结提出,在高桥名点包装上还应增加中英文版的产品广告,产品描述等。邵迎春在《中英文食品广告语气及情态系统人际功能分析》中指出:中英文食品广告中的陈述语气主要是用来提供信息的,商家打出广告的目的是准确、详尽、重点突出的向消费者介绍并推销自己的产品,所以广告中最主要的语气是陈述语气。陈述语气表明小句的命题是真的,读来让消费者感到商家是在向消费者陈述一种事实,娓娓道来,让消费者更容易接受和相信。
#Q1顾子墨尝试设计:
松软可口的高桥松饼,令人垂涎欲滴的美味享受!
Soft and tasty, is a good !
顾同学尝试用陈述语气,直接告诉顾客高桥松饼的特点,通过“松软”一词清晰准确地表达出高桥松饼的精妙之处,以陈述事实的方式让消费者直观地感受到了松饼的美味。其次,“垂涎欲滴”形象地展现出人们看到松饼后的画面,增加了松饼美味的可信度。然而,运用“soft”一词仅能展现出事物的柔软,并不能完美的诠释出其“松”的特点。经大家的修改与讨论,决定运用“”一词,该词一般指“绒毛般的,(食物)松软的”,用在此处,更能体现食物的棉柔之感。而在翻译“垂涎欲滴”的过程中,学生始终找不到合适的单词,老师引导学生想象:“垂涎欲滴”的画面是“馋得口水都要滴下来”,因此可以形象得归纳为“满嘴口水”,由此,学生提到“”一词,这个词得提出令大家赞不绝口。因此她的广告词最终改为:
松软可口的高桥松饼,令人垂涎欲滴的美味享受!
and tasty, is a !
此外,运用恰当的祈使语气也能拉近商家与顾客之间心理距离,使顾客更容易采取行动。祈使句从形式上看虽然没有主语,但却隐含了主语即作为受众的“你”或“你们”,所以利用祈使语气会让顾客感觉商家是在跟他们直接对话,因此更具亲近感和说服力。
#Q2俞佳辰尝试设计:
醒来品尝高桥松饼的天堂味道,是开始美好一天的完美方式!
Wake up to the taste of , the way to start your day!
四、出项成果
最后,孩子们在掌握了设计方向、设计元素、设计内容后展开了组内设计并进行了展示介绍!
在王子仪小组中,学生设计半透明包装盒,从外观上看,顾客既能快速了解到产品事物,又能增加盒子高级感。从主题上看,学生设计中秋节节日限定款。以白色盒子为背景,四面全部画上蓝云,海鸥以及一轮大大明月。最后,从内容上看,在盒子底部写上英文版的生产地(),配料表( list),净含量(Net /),营养成分表( )等,便于推广到国内外,其想法与设计精美度得到大家一致好评。
在顾钰婷小组中,一开始为确定主题犯了难,他们想一下子抓住大家的眼球,寻找人们食用最多的场合,经过热烈的讨论后,他们选择以春节为主题,他们说春节最热闹,大家走亲访友肯定能相互推荐高桥美食。因此,他们以暖洋洋的粉色作为盒子的基础色,在此基础上,加入可爱元素较多的小动物及春节元素,使得整个盒子变得生动有趣了不少!最后,恰当地加上一句广告语:美味的高桥松饼,为所有人带来愉悦的享受! , a treat for all! 让顾客更有品尝美食的欲望了!
陈嬿如小组与包子墨小组则认为高桥美食包装应该简洁、大气,这样才能使之推向国外。因此,两个小组在经过热烈的讨论后,认为红色最热烈,最能代表中华民族,因此他们一致决定使用红色为基础色。在此基础上,清晰地画出松饼的样子,这样使买者能更直观的看出松饼的样子,再配以关键性的中英文版文字——“高桥松饼传统名点 food”,最后写上对应的英文版的配料表,如
配料表( list):面粉(Flour)、糖(Sugar)、鸡蛋(Eggs)、牛奶(Milk)、黄油()烘焙粉( )、香草精( )、盐(Salt)
两个简洁大方的包装盒由此产生,孩子们对这种风格赞不绝口!
其他小组的孩子们也使出了浑身解数,他们有的认为要把松饼做成热销款,就应该一年四季都能卖,因此,一个以春夏秋冬为主题的包装盒油然而生。
有的孩子认为包装袋应该要便于大家携带,因此五彩缤纷的袋装包装袋由此制作而成,大家直呼这样的包装袋真人性化!
还有的孩子认为,高桥美食的包装应该更注重环保,因此,他们通过对其他包装的进行拆解,得到了一些有用的材料,最后画上卡通画,一个卡通材料为主题的包装产生啦!
通过运用评价量表,王子仪小组以55分的得分胜出。
五、总结与反思
(一)学生方面
1.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在这个项目化学习中,学生们通过设计中英文包装盒为高桥名点做品牌推广,获得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他们学会了与同学直接相互沟通、了解潜在客户需求,并将这些需求转化为创意设计。通过项目的实施,学生们不仅提升了自己的设计技巧,还培养了团队合作、沟通表达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2.高阶思维品质的提升。在设计思维能力方面,学生通过本项目,锻炼了自己的设计思维能力。他们学会了观察和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审美标准,并将其融入到包装盒设计中,以吸引国内外大众的喜爱。
在创意和创造力方面,学生们在设计包装盒时,需要提供独特而有吸引力的创意。通过项目化的实施,他们提升了自己的创意和创造力,学会了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为高桥名点提供与众不同的设计方案。在团队合作方面,学生们在项目中以小组形式合作,共同完成包装盒的设计任务。他们学会了分工合作、倾听他人意见、解决团队内部冲突等,提升了团队合作的能力。
3.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升。学生通过研究和了解高桥名点的特点和品牌形象,学习了如何运用英语来进行跨文化的品牌推广。他们学习了如何用简洁明了的英文表达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如何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子结构来传达产品的优势和特点。通过实践,学生们不仅提高了英语口语和写作能力,还培养了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和意识。通过这个项目,学生们在英语学科上获得了宝贵的实践与探索的经验。
(二)教师方面
学生在项目化学习过程中,教师对如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有了如下的收获:
1.设定主题,引导自主学习。在传统英语课中,学生为了学习词汇和语法而学,成果展示方式也是通过书面答题的考察方式,学生容易感到疲倦。而英语项目化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发扬高桥本地文化,这样一个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使学生成功入项,学生能够将英语学习与自己的实际需求在真实的场景中融为一体,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探究的欲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因此,地域文化实际上为学生提供了极佳的英语实践的场景。
2.依照学情,组织合适活动。一个班级,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有较大的差异,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组织适合他们的项目活动。例如,在本项目中,学生已经具备常规化的项目化学习基础能力,还具有一定的英语探究能力。因此,在搜集高桥名点现有包装以及名点包装的活动中,学生进行比较分析与总结的能力游刃有余。这种通过“已知”向“未知”的探索进程,完全建立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他们进行互动合作,深度探究的积极性更为强烈。
3.提供支架,让活动更畅快。当学生现有的英语知识储备不足以完成包装盒的英文表达时,教师就应该提供相应的支架,来帮助他们“跳起来摘果实”。例如,对于包装盒上固有英文单词的表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多媒体和互联网资源能够轻松获得“参照物”,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活动的难度,也让学生的探索有了抓手,继而让学生获得知识运用、实践创造的满足感。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为包装盒设计英文广告时,教师鼓励全员主动参与设计并选关键词进行斟酌与品评,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建立“评价量规”,从而让学生有目标地不断修正用词。这样,学生既有自由度和选择权,又使努力的方向正确,他们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自然得到提升,创造性的运用更是让高阶思维包裹了低阶思维。
本项目中,学生不仅让现有的知识和技能得以实践,还得到了英语创造性运用的机会,提升他们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同时,这个项目中的获得的概念和能力,具有“有效迁移”的特征,对学生们在其他地域文化项目的探索上有极大的帮助。
文案:李翠凤
照片:李翠凤
制作:陆祺
审核:李萍 顾一铭